本文目录一览:
史官是怎么记录历史的
古代史官是如何记录历史秘闻的?
老K谈历史
06-24
我相信有很多的朋友都喜欢看那些历史秘闻。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既然是密闻,那么在当时都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一些事情,那么史官是如何知道并且记录下来的呢?本篇文章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史官是指那些专门负责记录和撰写历史的官员,虽然每个朝代对史官的称呼和分类不怎么相同,但他们大体上都将史观分为记录型和撰写型两种类型,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不怎么区分这两种类型。后来又细化出了专门记录皇帝言语行为,与政治主张的起居注史官和专门撰写前代王朝历史的史官。那么古代的史官是怎么知道别人密谋的聊天详情的呢?
其实一件事,只要真的在历史上发生过,那么必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而史官们进行了仔细的访谈查询之后总是能找到一些线索的,再结合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也就不难得知历史事件的真相了。从商朝开始就会有专门的人记载统治者的言行或重大行动。这些人会随侍左右,将帝王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甚至骂人的话也不放过,这就给后人修史提供了方便。历朝历代都有起居注,并设置起居郎、起居舍人等官职被编写皇帝的一言一行。有人评价说,中国古代史就是帝王将相史。在唐朝以后先皇驾崩之后,丞相都会组织官员编写实录,结合起居注等材料,成为“编年体史书”,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明神宗实录”。当然写史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咨询历史人物的后人,比如太史令写“鸿门宴”的时候自己不可能在现场,那么他是怎么记载的呢?他就咨询了樊哙的后人,所以才将樊哙喝酒吃肉的场景描写的维妙维肖。很多大人物都喜欢在后辈面前讲述自己的光辉历史,这些资料也都会被采集下来。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后人记录,虽然当事者本身没有意识留下著作,不过学生后代将他们的言行记录了下来,“论语”就是这种情况。另外,岳飞的很多言行也是根据其子孙后代的作品,而是采集的。写史书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需要作者自己来脑补了。比如战争前夕的战前对话或者叫阵等等,不可能有史官在旁边记录,这个时候史官就会根据传说、背景以及氛围和主角的性格等等自己补充,主要还是突出人物形象为准,那么这个就考验书写者的想象力了。
所以一个好的史官,同样是一名好的小说家,有强大的故事构建能力。史官只在历史上占了一个小角色,但是我们从中窥到的,这是所有史官的高尚情操和不屈的灵魂。虽然到了最后,封建王权常常压制这些政治的史官,使历史成为了王侯将相的家世,但是我们从不能否认这些勇敢无畏的史官,为我们的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
史官们是怎样了解当时的历史细节的?
细心的小伙伴们会发现,在朝堂中还有这样一位官职,他们是负责记录帝王或者大臣的重要言论。正是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有评价古人的资料。但是我们也会好奇,有些历史资料明明写了是密谋,那么史官又是怎么知道具体聊天内容的呢?这其实跟当时的史书记载方式多样,将这些方式结合起来,再加上史官的自由发挥,自然可以还原当时的情形。
一、生活起居录
我国古代从商朝开始,就有专门的人负责记载统治者的言行和重大的活动。甚至连统治者骂人的话都会记载下来。而且还专门设置起居舍或者起居郎等官职来负责编写帝王的一言一行,为了保证记载内容的可靠性,这些官职都是世袭制度。所以就有人评价中国的古代是一个帝王将侯的历史,因为一般人如果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史官是不会记载的。
二、后人编录
史官记载事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有多厉害,所以并没有留下著作。不过他的子孙或者学生为了感激他所做的事迹,而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其实论语就是这种现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要通过史官脑补,比如带兵打仗的时候,会有战前对话,或者叫阵等行为。这个时候史官不可能在一旁记载,所以史官就会根据别人所说,或者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来自己补充,主要作用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
三、史官难做
所以古时候的史官,不仅是一位按照事实记载事件的官职,更需要强大的想象力。所以也有人说一个优秀的史官,必然也是一位绝佳的小说家,具有强大的构建故事的能力。所以史官之所以能事无巨细的记载历史,跟他们的记载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资治通鉴》等史书里面人物的对话都是真实的吗?
一般历史上的所有记载,包括《资治通鉴》都是后世之人撰写的。作者都没有在现场,但他们会根据一些资料或是到历史发源地找当地的百姓们询问,如果他们的后人还活着,就会找到这些后人,查询相关记载。所以说即使是正史很多记载都并不全面,而在历史上一些出名的事件不排除史官会在现场记录。
熟读历史的都知道,同一件事情都有很多个版本。而人们往往相信的都是正史,而所谓的野史往往都是百姓们茶余饭后聊天传播出来的。这些事件的可信度并不高,但其中往往也有部分真相。如此一对比正史就相当于经过验证才记载于史册,即使很多内容也是原作者揣测,可并不会太过脱离真相。
而历史上最让人佩服的史官就是司马迁,他用毕生时间撰写了《史记》,希望将所有真相都还原。他的做法也遭到了汉武帝的反对,因为司马迁是一个执着的人,他们不希望弄虚作假。也是他的性格得罪了汉武帝,最终被处以宫刑。可是他即使遭受了这么多的迫害,毅然决定将这部著作写完。
在他之后,司马光就写了《资治通鉴》,将每一个朝代的历史都写下。他所写的这本书在当时的北宋广受欢迎。就连宋神宗也十分推崇,认为可以从书中学到很多东西。该书不仅描写了历史,更是将每一位君王的政绩做了一个分类,还阐述了当时的经济发展。
历史人物小故事 两篇500字
本人原创文章两篇
当一个平凡的人进入历史的眼眸
西汉武帝时候有一个人叫朱买臣,喜欢读书,家里很穷,又不会打理营生,只靠着砍柴卖柴维持生计,他和妻子常常一起背着木柴去集市,史书当中类似性质的故事很多,读到这大概就能判断下面的剧情了:夫唱妇随,买臣读书不废,后来有了机遇,终于做了官,政绩颇好……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简直就是历史上独一无二,因为他妻子把他休了,当然是逼着他写的休书,但也算是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可怜朱买臣名垂青史,被史官记录下来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被甩。情何以堪。
故事是这样的,朱买臣两口子一起背着柴火赶路,买臣兄喜欢边走边背书,日子久了人所皆知,路上前前后后的人便开始指指点点(这种行为我们说至少距今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啦),耳语的内容很明显——你个砍柴的背神马书啊(就像当初种地的陈胜那句“苟富贵勿相忘”遭到众人耻笑一样。)
对此,朱买臣倒是不理会,但女人也是要面子的,就数次制止买臣兄:“要点脸吧”。不知道买臣兄具体怎么想的,不背书改摇滚说唱了。他女人大怒,当即表示不过了。买臣这才赶紧赔笑脸,说出一句“混账”话来:“算命的说我五十岁的时候大富大贵,今年四十多了,你跟着我也受了不少苦,再忍我几年,将来富贵了好好报答你!”他女人大骂:“你这样的早晚饿死,还能富贵!呸!”最后离婚。以后就只有买臣兄自己背着柴火讴歌于道了。
后来,买臣的妻子改嫁了,嫁了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而买臣真的挨饿了。上坟的买臣遇到了同样是上坟的前妻两口子,前妻见到买臣饥寒交迫,心下不忍,就管了他一顿饭。算是救了买臣兄一命。(这里我一直有个怀疑,买臣自己都要饿死拿什么上坟,是不是到墓地找吃的呢,史书无记载,我也不好妄加揣测。)
故事到这开始转折了,有时候算命瞎子的话还真是不可不信,汉武帝开始在全国海选人才,买臣表现突出,真的做官了,而且这官不一般,皇帝身边的顾问之一。由于在皇帝手下混了个脸儿熟,又赶上买臣兄家乡所在地少数民族不安分,汉武帝决定派他回家乡备战,只见皇帝安慰他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着名牌走夜路”。于是,买臣回家乡了,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兼任市长、地方军区司令。
到市委衙门那天,各部门长官们正在聚餐,没人搭理买臣兄,买臣也是好脾气,就在旁边等。脾气好但是他不傻,小子故意把包裹官印的绸子露在衣服外面,然后转悠。终于,有个属下发现了,很好奇,就起身来看,一看不得了,大喊:“别喝啦,首长到了!”其他人瞟了一眼朱买臣,哈哈大笑:“朱买臣?别扯淡了!”这名属下急头白脸的说:“真是!有大印!”大家忙过来看,然后就瞬间醒酒了。
大家马上展开首长返乡的部署工作,迅速组织了一个一百多辆的豪华车队,陪同领导到老家探亲访友,老家所在县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组织全县老少爷们、妇女紧急大扫除,重点是境内马路,大干一个通宵。第二天,只见豪华车队到来,道路两旁的群众热烈欢迎,买臣兄却从中看到了躲在人群后面的、他那正拿着扫把的前妻两口子。
不知道买臣这时心情如何,但他一定记得过去的日子,以及他当初的“戏言”。他下令把前妻两口子接到了车上,把他们的家搬进了自己府里,养了起来。但是。但是。一个悲剧发生了,一个月后,他的前女人自尽了。
一年以后,买臣兄击破叛乱的少数民族,立下大功,返回京城。数年以后,买臣死于政治斗争。
历史总是照耀后世,后世总是重复历史。砍柴的朱买臣心中有个大理想,这个大理想实现了但又最终压垮了他。不知他是不是想过,他做成了,但是却没有当初预计的美好收获。
朱买臣的妻子,命运因为朱买臣而改变,总觉得朱买臣是有责任的,但是又不能怪朱买臣。
荒诞,也许只属于我们眼中别人的生活。
历史只是故事之宋弘的婚姻保卫战
两汉之交,天下无主,当时最大的一伙土匪——赤眉(教科书上说是农民武装),得势了,得势了就想着正规化,正规化就是建立朝廷,树立百官,于是有一定名气的宋弘就被请来做官,请不来就绑来,宋弘不得已只能答应去,但终究还是没去,道上跳河了,捞上来后装死,看来宋先生绝对是实力派,居然骗过去了。
后来有关他辅佐光武皇帝刘秀的故事我就不说了,我说一件刘秀和宋弘之间的私事。
这事是保媒。媒人是刘秀。
当时,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不知大家耳熟吗,就是袒护杀人奴才,最后成就了强项令董宣的那个湖阳公主)刚刚守寡,刘秀想给姐姐再找一个,但又不好直说,毕竟刚刚守寡,前姐夫尸骨未寒就保媒,确实有点不地道,再说也不知道姐姐愿不愿意找。
但是刘秀是有办法的,办法叫探口风,他先和姐姐聊天,聊着聊着就把话题往当朝大臣身上引,目的就是暗中了解姐姐对谁印象好,从而先确定下一任姐夫的人选,其他的比如啥时候过门,再说。坏啊!湖阳公主也不傻,正好也是有这心思,将计就计,大夸特夸宋弘,认为气质、容貌、品质、能力,其他人都比不上。姐俩默契。定了,定了!就是他了!
但有一个问题,宋弘有老婆!这姐弟俩都知道,这事比较绕不过去,公主不能当妾啊,二婚也不能当妾啊。题外话:中国古代历来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你要问有神马区别,区别就是按照一夫多妻制,陈世美就可以不死了。
于是还得刘秀出马,办法是一样的,还是探口风。找了个理由单独召见宋弘,其实也不是单独,因为湖阳公主被安排在屏风后面暗中观察。
一番寒暄之后。。。。
刘秀发话了:“俗话说啊,地位高了就要换朋友,有钱了就得换老婆,这种事挺正常吧。”
画外音:我想让你离婚当我姐夫!
不知宋弘之前是否有所察觉,面对皇帝这种不找边际的问题回答的实在流利:“臣听说贫贱时的朋友不能忘却,结发夫妻不能抛弃(原话是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很有名的两句话,原来出处在这里)。”
画外音:老子不!
刘秀蔫了(刘秀毕竟是个明君),只得对着屏风感慨说:“事不顺啊”。估计是怕她姐姐走神没听清楚。
终于没成,而湖阳公主终于嫁给了另外一个人,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宋弘,差一步就领先陈世美一千年获得负心汉的称号了,虽然两者的情况是有区别的,但广大人民群众是会归为一类的。
但历史上,确实还真有和宋弘相反的版本,不是卫青,虽然卫青也娶了皇帝守寡的姐姐,起码俩人有“自由恋爱”的嫌疑,我要说的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即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献之,故事经历与宋弘差不多,只是皇帝昏庸点,结果相反,休妻娶了守寡的公主。但王献之很痛苦,临死时,当时的佛教还是道教记不清了,也流行死前忏悔赎罪这一套,王献之只是说,我这辈子没什么后悔的事,只在离婚这件事上实在对不起前妻。
为何刘邦40岁还一事无成?
刘邦,中国封建王朝里很了不起的一位皇帝!毛主席曾评价刘邦是封建王朝中最厉害的一个皇帝!
要说这刘邦40岁前有智慧!这言过其实!尤其是他41岁前那是一点都没有!为什么小编会这么说呢?!
要说这刘邦40岁前有智慧!这言过其实!尤其是他41岁前那是一点都没有!为什么小编会这么说呢?!
刘邦是一位不想当皇帝却当了皇帝的人!因为在刘邦41岁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就是所谓的市井酒色之徒!这个怎么说呢!萧何早期对刘邦的评价是什么?萧何说:刘邦这人,一天到晚说大话吹牛,很少做成什么事!确实也如此,刘邦40岁没有收入,没有工作,还不能干力气活!在家吃个饭还要遭白眼!每天就在外面瞎逛,偷鸡摸狗喝个酒,吹吹牛!就像现在很多人说的不务正业一无所有的人一样!那个时候的刘邦估计也就是想能这么活到死就完了!因为别人也都那么看他!不像有的人,从小就有抱负!所以40岁之前的刘邦可以说,顶多就是玩点小聪明!
刘邦又是怎么一步步当上汉朝皇帝的呢?这里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刘邦当皇帝实属是被逼出来的!恰当说是被死亡逼出来的!刘邦从芒砀山所谓起义一直到和项羽决战!可以说死亡一直笼罩着刘邦!而且每次危机都是无还手之力!
刘邦到了41岁的时候才勉强凑了3000人的队伍!历史记载了刘邦一件事,说刘邦看见秦始皇车队以后就说:男人就应该这样!小编很怀疑这件事!很可能是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说得!史官就记录下来了!历史学家都说过刘邦是一个会用人的皇帝!觉得与其说会用人,不如说刘邦识人!刘邦手底下有很多很牛的文武大臣!每次遇到一个人才,一聊天,他就发现这个人是不是真有才!刘邦用韩信就是特例!他不是知道韩信有多么厉害,他是知道萧何的才能,并且他信任萧何的举荐!
前文所说刘邦一步一步当皇帝是非常惊人的!因为刘邦从41岁算正式创业到48登基!仅用了7年时间!这7年生死斗争,练就了刘邦!刘邦的大智慧就是在这7年形成!电影里描写过这个镜头!就是刘邦进入咸阳看到秦皇宫以后,才知道皇帝的滋味!可能才萌生了当皇帝的想法!完后差点还让项羽的鸿门宴搞死!
刘邦的智慧毋庸置疑!7年时间造就了刘邦的辉煌!刘邦的智慧和功绩,很像我们中国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否极泰来!毛主席也说刘邦是古代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个!因为刘邦不仅是创业速度快,而且是从秦到清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刘邦死后,汉朝出了很多很杰出的皇帝,这也是他不同的地方!不得不说这也是刘邦智慧的体现!创业到登基!建立汉朝以后,他的大智慧逐渐放出光芒!这是真智慧!
中国在封建王朝时期,影响最大的是秦始皇!可以说一直到清朝,都没有太大变化,无非就是版图增加,科技增加,分工更细化!但是历代君王都想超越的,那肯定就是刘邦,因为刘邦管理治国的能力和方法也是受到极大推崇的!我们从汉朝对中国的影响,还有就是从汉朝留下的典故(汉朝典故比其他朝代都多!)就能看出刘邦最后成为胜出者的能力与智慧!
补充说明,刘邦属于大器晚成类型!早期的生活肯定给他带来经验积累!但确实没有抱负!只为了能生存和过得好一点罢了!在说明一下这个亭长的官职,说亭长是派出所长,纯粹胡说!这个所谓亭长就是当时政府雇佣的临时工,有事了找你出来干一下,并且都是得罪人的差事!找刘邦这样的黑社会进来就正当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