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手机号不是失信人本人的,法院可以定位吗
可以的。但是法院一般不会定位非被执行人。凡满足条件的被执行人,电信公司都将协助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手机进行定位。
法院能定位找人吗 疑难解答
1、以法院执行局目前的技术暂时还做不到定位找人,可以向执行法官提供财产线索或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执行法院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2、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财产难寻目前可以通过房产、车辆、银行等网络查询、查控系统予以部分解决,但被执行人难找的问题一直未能找到有效解决途径。
3、大部分被执行人在手机能正常接听电话的情况下,与办案人员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故意逃避执行,避而不见,确定被执行人处所成为执行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要拘留更是难上加难。
4、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条款规定对被执行人可以采取拘留、拘传、罚款、纳入失信名单、媒体曝光等强制措施,其目的就是要对其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文书义务的行为进行惩戒。
法院对被执行人进行手机定位需要什么条件
依据《手机定位被执行人实施办法》。人民法院在以后的执行工作中,凡满足以下4个条件,人民法院可以对使用移动号码的被执行人进行手机定位:
一是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在人民法院作出拘留决定后去向不明的被执行人;
二是拒不报告财产,在人民法院作出拘留决定后去向不明的被执行人;
三是拒不配合人民法院查明其财产情况和履行义务能力,人民法院作出拘传决定后去向不明的被执行人;
四是人民法院因其他原因作出拘留决定的被执行人。
扩展资料:
法院找不到被执行人的后果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如果找不到被执行人,法院可以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如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者找不到者,法院可以公告送达执行通知。
逾期被申请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果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也可以由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执行措施,以促使被执行人自觉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如果在法院采取了上述措施后,仍无法执行的,则可由法院裁定中止执行,等以后发现了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财产后,可随时再恢复执行。
法律链接:《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