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Slack 在国内是否有替代品?
- 2、企业协作工具竞品分析
- 3、slack会被调取聊天记录吗
- 4、Slack的优点
- 5、吹吹slack
- 6、微信如何毁了我的工作
Slack 在国内是否有替代品?
BearyChat吧,是由一熊科技团队倾力打造的一款面向企业和团队的沟通工具,通过“各种第三方服务集成”、“全格式的文件共享”、“自由定制的团队机器人”等方式将你所关心的信息快速汇聚到平台上,再通过信息的“永久保存”、“一键收藏”、“全局搜索”、“实时预览”帮你将信息流快速梳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应该是国内最好的slack替代品了。
BearyChat
「BearyChat」,中文名「倍洽」,是一款面向企业和团队的沟通工具,即时沟通为基础,通过 「第三方服务集成」、「文件共享」、「自定义机器人」等方式将用户关心的信息实时汇聚起来,再通过信息的「永久保存」、「一键收藏」、「全局搜索」、「实时预览」帮用户将信息流快速梳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功能介绍
第三方服务集成
目前「BearyChat」已经集成了包括: 「GitHub」、「Trello 」、「Tower 」等几十种第三方服务,这些工具可以实时推送服务信息。「?定义机器人」功能也可以帮助用户根据需要定制?己的服务。[2]
文件共享
用户可以和其他成员进行文件共享,这些文件将永久存储在云端,?户可以从聊天记录或者?件存储区域中找到这些文件,免去了存储在第三方网盘再分享链接的麻烦。
一键收藏
用户点击收藏按钮就可以收藏重要信息,让信息不再遗漏。[3]
全局搜索
增强信息的可回溯性,让团队内产生的一切信息皆有据可循。
信息永久保存
让每一个新加入团队、讨论组的成员可以通过查看历史消息快速融入团队。
实时预览
让用户实时预览到图片、网页等信息,从而分辨信息的有效性,加快信息梳理效率。
企业协作工具竞品分析
SaaS服务作为云计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已从概念推广的萌芽期转变为行业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企业协同办公平台是SaaS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调研公司 IDC 数据显示 ,企业通讯和协作市场规模 2015 年已达到 44 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67亿美元。企业协作正在成为初创企业与技术巨头共同在开拓的领域。
产品名称
Slack
bearychat倍恰
Asana
Teambition
worktile
Tower
明道
时间
2017年4月21日
说明
团队协作类工具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 Slack 为代表的、实时沟通为导向的 IM 工具,更强调「人」的灵活性的工具;另一类则是 Basecamp(国内Teambition) 为代表的、以「事」导向的,所有的功能指向都是「完成目标或任务」。
以上均为市场上较热门的企业协作工具,有些产品有PC端产品(网页、客户端)和移动端APP,此次分析主要对比网页端产品。
测试环境
浏览器:Google Chrome 版本 56.0.2924.87
PC系统:Windows 7 旗舰版
测试网络:IPv4连接 ,1.0 Gbps
① Conversation ,卡片式的开放会话、讨论,相比窗口对话的形式,无论是操作上还是感官上相对降低了灵活性。保证实时性很强的前提下,在卡片上讨论也非常流畅,并且更容易保存,讨论过程和结果也更加可视化。不过,这种形式的开放性也导致了它不适用那些有一定私密性的工作讨论,如果可以建立更有序的权限分区,或许会更好。
② Dashboard 仪表盘 , 项目管理者可以快速、直观地了解每个项目的任务完成度和最新进程动态。
③ Follow (关注) Archive (归档)。
用户可以手动关注某些任务和conversation,随时获取相关动态,在任务完成时,可以选择归档,而非直接取关。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对自己关注或参与的任务进行记录,方便查找。
① Asana的产品功能很强大并且有很强的延展性,层级结构又非常扁平,这导致了界面比较复杂。但是一旦用户习惯养成,在实际使用中会非常灵活和高效。
② 实时性强是被广泛认可的一个优点;两个人在编辑同一个task时能互相看到输入的过程;新生成的评论会即时显示,保证了conversation等功能场景的使用体验。
优点 :Asana的工具异常灵活和强大,辅以设计灵活的 API ,能满足很多种不同的 Use Case,可以用来做项目管理、Brainstorm、Bug 跟踪等。
缺点 :① 功能丰富带来的问题是,这样的工具对用户而言学习成本较高,并且需要团队内部制定规范;② 对项目管理缺少流程性的监控;③ 信息共享机制不够人性化,项目中所有动态都默认通知,存在一定干扰。④ 在国内的运行不稳定是个硬伤。
① SlackBot 智能客服, 快速检索需要的信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节省用户使用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同时,赋予了产品趣味性、人性化的体验。
② APP Directionary 机器人服务集成 , 通过开放API接口,给予用户在选择和使用上的极大灵活性。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使用需求。Slack整合了80多款工具产品,包括邮件、IM 、Asana和Github等,将这些工具收到的信息整合到Slack,这样公司内部的所有沟通都能在此完成。
③ Star 收藏功能对会话消息的使用 ,在工作的使用场景中,聊天会话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灵活有余、规范不足的形式,对Message(消息)的收藏和定位标记,能够通过引导用户对重要信息的管理,平衡这一弱点。
查看Star状态的消息,还原定位到聊天记录中。
① Slack以讨论组和会话窗口为主要“阵地”,在线文档可以在会话窗口直接创建、共享,多种格式文件直接拖拽上传,自动保存到File(文件)中;此外,Slack 还整合了文件分享系统,公司内所有的共享文件,包括共享在Slack 、Google Doc和Dropbox 里文件,都能通过内置搜索工具搜索到。做到了非常高的协同效率和灵活性。
② 视觉风格活泼、富有趣味,从Slack的虚拟形象到整体色彩搭配,符合无等级、开放沟通协作的产品定位。
优点 :以效率沟通为切入点和核心功能结构,将在线文档、文件等功能集合到会话场景,大大降低了知识管理成本;强大的第三方服务集成和文件分享系统,为Slack的轻量化运作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效率沟通协作的形式极大弱化了企业团队之间的层级关系,因而倍受小型团队的青睐。
缺点 :① 缺少对流程性任务的管理; ② 知识管理程度较浅,文件、事项稍多时,只依靠时间排序和文件类型分类来进行检索显然是不够的。总体而言,当前的功能结构更适合小型团队的协作,局限性较大。③ 功能略分散,不太符合国内的使用习惯。
主要功能结构与Slack基本一致。BearyChat 现在已经集成了 GitHub、Trello、Jenkins、GitLab、JIRA、Bitbucker、Sentry、Coding.net 和 FIR.im 等多种第三方服务,可以直接同步上述来源的动态信息。
① 功能和交互逻辑上与Slack相差不多,但好在交互形式上做了一些更适应国内使用习惯的改造。如,常用主要功能统一放在左侧边栏等。
② 接入了视频会议工具appear.in,在基础框架较简单的情况下,通过联结第三方工具,来满足多种使用场景需求。 没有自己的在线文档,直接接入第三方相对主流的Evernote和石墨文档。作为Evernote和石墨的用户,使用起来非常灵活。否则,这样的设计会给用户造成困惑,并且不利于项目过程管理的完整性。
Bearychat可以说是深度复制Slack,所以整体上的定位、场景、优劣势也与Slack类似,相较于国外更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对于这种灵活有余、规范不足的协作模式,国内企业的接受度还是不高。
基于用户的个人工作管理中心“我的”,通过提升个人管理效率来提升团队效率。
① 动态通知与全局关联 ,在任务、在线文档、文件等所有模块,成员之间协同的关键点。显示当前通知的详细内容,无须跳转到相应页面;对于多个未读通知存在时,大大减少了操作成本,并且不会因为跳转而混乱。
② 任务、分享(在线文档)、文件、日程之间都可以快捷关联 。可在当前页面打开查看,完毕后直接关闭窗口。通过关联任务、文件等模块,保证工作事项的连贯性和灵活流转,以此提高协同管理效率。
网页、桌面、移动客户端都打造了体验优秀的应用,功能和结构并不创新,但是交互设计打造了流畅的使用体验,并大幅提升效率。满足企业中的多种协作使用场景,如公司管理、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管理、销售服务、市场营销、行政财务等等。美中不足是,管理流程相对固定,灵活度有些欠缺。
① 任务 ,Worktile以任务管理为核心功能。其中 任务统计 则是对工作效率的可视化评估。在Worktile中,每一个单一项目都有独立的统计分析功能,提供项目燃尽图,新增任务和完成任务,任务列表,标签四个维度的对比统计,并且可以通过自定义时间段来了解某一阶段的任务进展状况。
并且可以查看项目内成员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通过任务属性(延期,未分配,新增,已完成)来筛选某一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
除了单一项目内的统计方式,也可以通过一份统计报告来了解所有的正在执行中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
① 智能助手和会话形式,与Slack类似。在项目管理之外的灵活沟通。体验不好的一点是在消息页面默认展示所有功能模块的助手窗口,但如“简报助手”,简报功能在基础免费版本中是没有的,是付费版中的功能。这给用户带来的困惑多于引导。
② 在Worktile中,可以通过人,标签,以及任务的状态来追踪研发任务。实现任务管理流程的灵活可定制。
Worktile 可能是所有协作工具中最“没有偏重”的。消息、任务、日历、网盘并重,模块之间可以相互关联,中规中矩。
动态 ,功能上类似Asana的Conversation,但文案和设计风格上,更加扁平化和开放。
整体功能结构和视觉设计风格中规中矩,无功无过。消息+动态,构建了一种社会化的协作模式,能够解决多层次的沟通需求。动态功能,可以说是工作版的“朋友圈”,刚好存在一个不偏不倚的矛盾,文案引导给了这个功能或场景一个定义“分享你的工作动态”,尽管设计风格更加扁平化,这个文案却给了一个相当局限的场景。与Asana的conversation功能对比,它在形式上做到了扁平和开放,本质上场景的局限性又重新将它封闭起来。
对沟通协作和项目管理两块没有明显偏重,功能也比较基础,交互设计无明显亮点。
讨论,支持在线文档讨论和视频讨论。
① 以项目为单位的独立管理空间,以及每个项目的模块结构,层次划分比较清晰;
② 流程规则清晰自然,易上手;
③ 界面简洁干净,以目标为导向,每打开一个界面都可以“专注于当前工作”,简单但有执行力。
整体层级清晰、界面简洁,能够非常好地帮助小团队高效地进行目标管理;不同项目之间的切换,操作略复杂;对于项目较多且复杂的团队而言,这样的组织形式就显得有些分散。另外同一项目下的不同模块之间的关联管理也比较弱。
大部分的SaaS公司以月费和年费的方式获取收益,随着所提供功能的不同而不同。协作领域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变现能力比较弱,当前主要的变现来源仍然是增值付费服务。
Asana采用的是免费增值业务模式,基本功能免费,面向15人以下的初级团队。若想使用更多高级功能,可以选择6.25美元/月/人的付费服务。目前Asana的客户包括 BuzzFeed、Cisco、Harvard University、NASA、the New York Mets、Snapchat 及 Tesla 等。
2016年使用Asana产品的企业用户总数已达14万家,付费企业用户超过1.3w。
BearyChat则采用免费基础版+增值功能收费的SaaS模式,每人每年199元。据官方透露Bearychat的主要盈利来源是企业私有化部署,不乏华为这样的大客户,客单价通常在百万人民币级别。到2016年11月,BearyChat已有10万多注册用户。
Teambition分为团队协作和企业管理两大块,给个人和团队用户提供免费版本,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付费版本。 在市场推广方面,Teambition 在国内基本靠口碑传播;海外销售,以跨国企业为切入点,一个跨国企业会辐射多个国家。然后再结合各国的文化做好服务,以便进行二次传播。
2016年8月,Teambition的付费企业达到2000多家,海外客户较多分布在日、韩、美国、东南亚等发达国家。
Worktile 5.0中的4个版本,分别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对内部管理与协作的需求。免费版面向初创公司,由于成员一般在10人以下,规模和体量也相对较小,完全免费,没有项目、空间等其他限制;专业版(299元/人/年)面向10人以上或者百人规模的成长型公司;企业版(499元/人/年)面向规模和体量更大的公司,成员一般在几十到几百人;而旗舰版(699元/人/年)具有5.0 的全部功能,适合大型企业和集团型企业,在旗舰版开放API能力,并且适合与公司业务、账户做对接。
Worktile从2016年春节后正式商业化,目前付费企业接近1000家,平均客单价12000元以上。不乏一些大客户,例如光大银行、中建八局、招商银行、中国移动、老板电器等。此外,Worktile也在台湾、德国等地布局,例如台湾鼎盛集团是Worktile在台湾地区的独家代理商,负责Worktile在台湾的产品推广以及销售。
明道商业化比较早,从2013年开始就在售卖企业版,在钉钉等免费企业协作工具进入市场后,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明道于2016年推出了个人免费版,降低了明道的使用门槛,让明道更容易接触潜在用户。调整后的收费模式是为个人和团队及用户提供免费版,为企业级用户提供收费版。
根据明道2016年底披露的数据,明道拥有超过2000家企业付费用户,约10万个付费账号。其用户主要分布在:互联网,电商、专业服务以及按单制造等行业。分为免费版、企业版(20元/人 /月)、企业版+OA(24元/人 /月)目前企业付费用户选择最多的定价方案为20元/人/月,服务订购时长多为1-3年。
根据2016年6月披露的数据,Tower的使用企业组织在30多万,总用户数为 400 万。仅是Tower在2015年8月与阿里钉钉达成合作后,3 个月内用户数就增长了200万。Tower的决策是放弃了自己的独立APP,通过微信、钉钉在做移动端,Tower认为目前的人们的工作场景相对还是集中在PC端。
除了提供免费版和付费版产品外,2016年推出新的增值付费产品“HR管理系统”。知人的盈利模式是按照企业的人头收费。目前已经有4万多用户,服务的企业规模有的达上千人。
2014 年产品推出之后,Slack的增长主要依靠口碑,对于企业软件来说,这种成长模式不太常见。去年,私营公司Slack的估值已经接近40亿美元。目前 Slack 已经有 500 万用户了。2014年2月,Slack正式推出,现在日用户数达到500万,去年10月只有100万。大多用户使用的都是免费版本,不过有150万用户付费给Slack,每月6.50美元至12.50美元,付费之后获得一些功能,比如信息存储、搜索。今天的Slack仍然看起来是个小众的产品,它更受小团队的青睐,小客户为Slack贡献了50%以上的营收。
从以上对比可以发现,这些活跃于市场上尤其互联网行业中的协同工具,不一而同地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向扁平、开放的协作方式转变。每款产品都有针对项目管理和协作沟通的功能,又有不同的侧重。Slack代表的以“人”为核心的轻量化协同工具,将过程管理集中于效率沟通,侧重于无间隙的协作,等级关系较弱;Asana代表的则是以“事”为目标导向的任务管理平台,以完成任务、推动项目进程为目标,做到丰富的场景需求满足。目标客户也有差异,中小型企业团队,员工职责更广、人际交往更频繁;大公司因为有层层的组织架构,员工分工高度专业化。面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这些由创业企业倾力而作的企业协作工具无一不是市场的探索者和开拓者。
微软于今年3月宣布正式面向全球推出其企业团队协作服务Microsoft Teams,向Office 365的8500万用户免费开放使用。与此同时,Facebook也推出了自己的企业协作工具Workplace,大部分免费。Google Hangouts拆分成类似Slack的Chat和视频通话工具Meet,转型为企业协作工具。这些巨头的加入势必会对这些创业团队倾力而作的轻量级企业协作工具造成强大压制。
slack会被调取聊天记录吗
会的,如果频道是私人频道,Slack会向您显示一个提示,警告您新成员将能够访问私人频道的整个聊天记录。大量的开发者们把他们的Slack登录凭证上传到了Github和其他公开网站上,任何人都可以偷偷监控他们的对话,或者下载通过Slack传输的数据。
在Github搜索"xoxp",返回了超过7400个结果,这个"xoxp"是让自动化脚本访问Slack账号时会用到的token的前缀,即使开启了二步验证也会有这个前缀。另一个搜索则找到了超过4100个前缀是"xoxb"的Slack token。不是所有的搜索结果都有用于登录帐号所要用到的所有token,但是很多结果有。开发者们无意中把tokens包含在代码中然后公布在互联网上,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偷偷监控开发者与公司之间的对话,或者下载通过Slack传输的数据。
Slack的优点
在国内,大部分公司的员工目前在办公时用的沟通工具仍是邮件、QQ或者微信,文件会放到共享文件夹,或者用邮件、即时通讯工具来传输。而邮件使用起来比较费劲,没有即时性,而QQ和微信会让我们把生活与工作混在一起,降低做事效率,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还经常刷朋友圈、看QQ空间,这都是不好的现象。国外的现象跟国内也是大同小异。
Slack较早的发现了这个现象,瞄准了企业内部沟通协作这一空白点,做出了一款提高企业员工内部协作效率的软件。它将工作中所有信息的接口统统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内部协作的效率,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在Slack的界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中间部分为谈话内容,和一般的通讯工具类似,而在右侧你可以随时查找在对话过程中涉及到的文件,目前Slack已经整合了包括Google Drive、Google+ Hangouts、Twitter、Dropbox、Asana、GitHub、RSS、Trello等各类通讯服务、团队协作服务、开发工具。
我认为,Slack的 优点(模式、功能)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商业模式—对社交压力的运用(使得用户不得不用它) ,Slack的聊天模式会使得用户不得不时刻的去关注了它,因为会害怕漏掉了其中的重要信息。如果你不随时关注Slack,他们在Slack上面讨论的热点内容你就不会知道,而同事间的谈话你也插不上嘴。在公司里,最关键的不就是应该知道公司最新动态么,这不仅关乎你自己的工作,也关乎到你在团队的位置及未来发展。
而当团队越来越大,产生的内容越来越多时,离开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此时,你就会发现你要开始付费了。因为Slack只能搜索1万条历史消息,即如果不付钱,你只能查看最近的1万条信息,超过1万的历史信息就检索不到。那么,会有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不花钱去查看同事们的聊天记录,你不知道他们间发生了什么,就会恐惧自己可能会因此陷入社交孤立。而且,公司人越多,1万条的上限就越容易达到,何况,如果你还是一个新人呢?少年,想当一个好员工吗?你不想自己陷入这种孤立的状态,那就交钱买信息吧。
Slack从职场社交的角度出发,绑架用户,使得用户不得不去使用。当你周围人都在上面交流时,你不得不使用Slack,并逐渐变成全天候关注,因为你会受到一些社交压力,生怕错过什么。毕竟Slack不像微信是针对生活,它是针对工作的,所以你承受的隐形压力会很大。(论设置信息检索限制的重要性,Evernote如果也限制信息检索,会怎么样?Evernote是以笔记记录为核心,不可能设置信息记录的检索。在用户刚开始使用时,不会存在1万条信息这个槛,当把人忽悠进来,产生一部分内容后,就存在问题了)
(为什么新浪微博没有以前火了,有微信给的压力,有自己的原因。在社交角度说,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忽视了社交压力的影响,新浪微博关注的是个人信息,而Slack关注的是团队信息,如果你在新浪微博上错过了一些事,没人会在意的。但如果你在Slack上错过了团队信息的话,那就呵呵了,少年,是你自己没有把握机会,不会怪别人。总之,它逼迫你不得不持续的关注,要不谁知道你有没有用心去维持这段关系,朋友也好,同事也好,工作也好,都需要你不断的关注,如何取舍?)
为什么要限制5个接口?区别 轻、重用户 。因为可以从邮箱、社交软件、Google+等地方往Slack中导数据,如果是轻度用户,5个接口是肯定够用的。但工具类产品的强大之处在于,一旦你开始使用,就很难离去,而当你慢慢“上瘾”后,在Slack中积累的东西(数据)越来越多时,你会对它产生依赖。并且由于人的惰性,你会不断的想将其他地方的信息都整合到Slack中,这种情况下,5个集成接口就不够用了,需要设置更多的接口,那么就收费吧。1万条历史信息的限制是出于社交压力,这是心理上的。而5个接口的限制则是轻度用户像重度用户转变时,不得不使用的一个功能,这是工作上的。而当你变成重度用户时,这些钱就不算什么了。
Slack从心理和实际两个角度出发,抓住了用户的心理与惰性,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功能,实现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
2: 功能核心—搜索 ,在商业模式的驱动下,搜索功能的重要性就排在最前面了。在群组(channels)产生成千上万条信息、或者说当群组的各种信息过多时(包括联系人、文件资料)。如果它们能被有效检索出来,我们才可以说之前的工作整合是有价值的。它可以相当于一个庞大的笔记本,包括业务沟通记录,企业内部协作,团队成员信息等等各种信息,方便我们在日后随时去检索并整理。
Slack整合了多个信息接口,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与邮件等复杂的操作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以此将用户圈进来,让用户在此不断的产生内容,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留住这些用户,在客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还沉淀下了宝贵的数据,数据本身的价值以及数据额外的服务是另外一种变现方式。并且通过企业间业务的交叉来往,可以不断的扩张自己的用户群,使的用户数越来越多。试想这样一个使用场景:当一名新员工加入后,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给他介绍公司的情况以及业务,但在用了Slack后,新员工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全新的、空荡荡的邮箱,他可以登陆Slack,搜索并查看所有以往的聊天记录和各种文件。这能帮助一名员工迅速了解公司情况,快速融入公司,这也体现了信息整合的价值所在。
核心功能—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群组聊天。Slack集这些功能于一身,可以改变原来人们的工作方式。这使得沟通上更加有效率;但是否这种即时沟通的方式就一定比邮件好,现在也不得而知,可能邮件会更加的正规一些,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在群组聊天中加入“公告”功能,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工作上,整合了很多资源,降低了员工的使用成本,方便查阅。
3: 用户选择—企业 ,从社交的角度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成功的避开了市面上已有的生活类社交软件,将方向对准了企业用户,是他成功的一大关键。帮助企业用户整合渠道,原来企业沟通时,所用的工具比较杂乱,而整合后的Slack,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能够提高企业间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为了企业上的“微信”。
吹吹slack
slack是一个网络服务,可以组织网络讨论,公私两便。
第一次接触slack,是在刷Hacker News看到有个帖被顶得很高,进去一看原来是个邀请,第一印象这就是一个web版的IRC(Internet Relay Chat,聊天室)嘛,2000年之前的qq用户肯定对qq聊天室记忆深刻。当然qq聊天室并不是IRC,当时正宗的IRC服务有263/freenode,颇有一些高端用户使用。去到这里就可以有不少网友,可以谈天说地——吹牛的习惯估计就是那时养成的。
微信和qq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slack,最早是公司创始人(当时是游戏公司)开发出来为了方便讨论游戏制作的,后来发现slack非常好用,于是老本行不干了。
我手机上微信公司群的历史记录的容量已经超过1G,一般都是产品讨论,若干截图,但不敢删,就算换手机,也要再导入进去——备查。尤其是产品brainstrom的讨论,随性而起,聊过就忘。或者作为开发人员和产品运营同事关于某一特性的讨论,开发时要在协作网站上做个任务列表,得先打开微信搜索当时的记录,然后手机上拷贝粘贴发给自己,同时打开web版微信,再把原始讨论内容粘贴到电脑的编辑器上(张小龙:微信是让你这么用的吗?)。
slack所有的聊天记录都存在服务器上,如果有什么忘了,可以直接搜索。而且slack有web/Mac/Windows/iOS/Android全平台的客户端,泡澡时在手机上的讨论记录,工作时浏览器上一刷就出来了。
slack的一个有趣案例是在挪威,天寒地冻,一大家子在住一个村子,好几个大House,冬天根本懒得走动。家里的技术男就建了一个team,讨论今天谁去超市买菜、谁去扫雪的问题。还把锅炉通过zigbee接入了slack的聊天机器人,大家聊着聊着看到水开了,拿着泡面过去就行。
对上下游互联网服务的支持,使slack有了无限可能:比如检测到聊天关键字就加入黑名单、遥控煮咖啡、开自动驾驶汽车、发射洲际导弹等等,只要自己有开发能力,可以接入任何服务——微信还要公司认证,个人是不让玩的,“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好吧我懂的。
硅谷的互联网公司很难在国内生存发展,但你们的精神已经流传开去,安息吧阿门。美国的互联网产品,一般在成名之后一个月,国内就会出现复制品。slack也不例外,国内有简聊、纷云、零信、JANDI(宝岛出品)等等。这些c2c产品,slack的功能基本都有,然而在国内市场,并没有让公司成长为估值十亿的明星——你们做得太像正主儿啦!
国内没有硅谷那种工程师文化(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牛逼文化洋鬼子拍屁股也赶不上,不必妄自菲薄)。在1949年之前,中国是个农业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小富即安”的自耕农文化。而工业体系的建成,从苏联专家撤走开始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才五六十年。前几十年还是大锅饭模式,对工程师文化的形成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是有害的。直到改革开放,才拨乱反正,开始了正向的积累过程。
美国的工程师文化源于英国,从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蒸汽钢铁时代开始,西方工人就经历了团队协作,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运筹学和管理制度充分得到发展,历经200多年发展,到后信息技术革命的现在,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扁平化,自管理”、“不惧权威、事实说话”的文化不是赚个几十亿、造个写字楼、装进一群白领、站在白板前开开晨会喊两句口号或者写进招聘广告就能实现的目标,需要生产力和相应生产关系的积淀,还伴随着劳资双方,人与人的斗争与磨合。这种和琥珀一样需要时间才能凝结成的宝贵遗产,才能称之为“文化”。
所以slack及其“高仿”在国内水土不服就顺理成章了,懂国情的还是自己人,比如“钉钉”。从上下班打卡到使用gps监视你的位置,国内老板希望的功能(“上等”功能当然是收费的)一应俱全。高中政治书里写的“资本家使用科技,更大程度压榨剩余价值”已经有了活生生的例子,散发出一种浓重的“血汗工厂”气味。当然这是两方博弈的结果:为什么要打卡?大家都喜欢迟到早退、上班摸鱼嘛,企业要出货要赚钱,只好出此下策。
但不必为此感到难为情或者愤怒,因为这是发展过程,属于必须经历的阶段。只要迈过这个槛,把它踩在脚下,留在身后,广阔天地,还是大有可为。
国内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始使用类slack产品,说明进步已经发生。什么样的团队适合这种协作呢?自我评价,自我管理,按时交付,注重品质......当然一切都需要团队每个成员,都热爱生活,追求品味。毕竟文化的载体,还是你我他,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微信如何毁了我的工作
微信在它十周年时发布了 8.0 版本。我记得那天,自己收到的第一条关于微信十周年的反馈,来自正在处理稿件的同事。
他说:“作为编辑,我讨厌微信。它几乎毁了我的工作,我恨不得马上卸载。”
我们都知道彼此不可能卸载这款软件,相信你也是。
你可以试着回想起自己使用微信的第一天:朋友强烈推荐你去下载这个全新的 APP:它比打电话方便,比发短信省钱,甚至还能实时收到消息。你很快被微信的极简主义折服,没几个月,它发布的新功能还可以取代对讲机——对,就是现在被吐槽最多的语音消息功能……
十年前,手机 QQ 仍然如日中天,新选手“米聊”是最被看好的挑战者,但大部分人还在用一毛钱的短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谁也想不到后来者微信会打败甚至摧毁以上所有对手,真正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同事的抱怨提醒了我:当一款软件、一个系统成为了生活甚至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除了适应它,是否还有过其他挣扎?为了向你证明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如此关心它、它的糟糕之处,并想要做出改变,我特地建了一个微信群,邀请几位编辑同行一起讨论。(其中一些已经转行,但工作内容仍然和编辑相关。)
他们需要使用微信沟通工作,对于“微信如何毁了我的工作”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本人在群聊中只负责提问、主持和插嘴,读完这段聊天记录后,你可以看到更多的思考和观点。
黄四
大家好,我是黄四,我会在微信上做文件分享、concall、简单的工作 Briefing、工作日常的沟通交流。
猫弟
我是猫弟,我用微信办公主要是通过文字消息与内外部进行联络,除了邮件和线下会议外,大部分的沟通都在微信上完成。
王恰恰
大家好我是王恰恰,我的工作中几乎所有需要对外沟通的工作都得在微信上完成。
Lynn
大家好,我是 Lynn,我平日里和同事的工作沟通都靠微信完成,以及我们有很多新媒体内容需要依靠微信公众号实现。
氯
哈喽,我是杂志编辑氯。我会在微信上完成一切工作沟通。编辑是个搬砖工作,像制作方案、组建团队、现场拍摄、检查结果,发起一切并对一切负责。其中很多内容都是阶段性的,而沟通贯穿始终。
乌云装扮者
欢迎大家
乌云装扮者
我们对第一个话题不做限制,大家先自由聊聊对微信的看法。
氯
微信的亮点是简单方便,对比 QQ 现在的功能花哨得就像每只脚都穿了小小的人字拖的蜈蚣。
氯
我前些年一直对朋友圈功能“耿耿于怀”,觉得 imessage+facebook 是有些不可理喻的,而分组很累,也很容易操作失误。
猫弟
最近好像朋友圈也越来越变成工作广告位了,有一段时间把比较多的个人生活/情绪都发在了豆瓣上。
乌云装扮者
我也会把日记发豆瓣上。
氯
还有一点,微信不能多平台同时登陆,每次在办公室电脑和 PC 间反复切换登陆时我都会吐槽一遍。
黄四
对我来说,它最大的槽点是给人一种随时都 available 的错觉,而且信息是个闭环,每个人越来越像井底之蛙。
乌云装扮者
只能活在自己的圈子里。
王恰恰
其实微信实在太全面了,即时通讯、社交、支付、购物、阅读、内容生产……有点“微信宇宙”的感觉。
王恰恰
但我们在庞然大物面前,肯定是既(不得不)臣服又心怀忌惮和恐惧的。
乌云装扮者
我反而觉得大家在微信面前是无感的,它太侵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乌云装扮者
至于说恐惧,也许突然用不了微信的时候,才会感受得到。
乌云装扮者
OK,下个话题
乌云装扮者
请整体谈谈在微信办公的体验吧。
黄四
微信给人随时随地、永远在线的错觉,打破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猫弟
关于这点,我觉得它和我们的工作性质/现状是相互影响的:微信让工作变得无处不在,也让这种无处不在的工作变得更便利了。
氯
“工作便利了,工作变多了。”
乌云装扮者
“随时可以被找到”这件事确实让很多人感觉被绑架,但工具的最大作用还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更便利和更糟糕都还是使用者如何使用工具的问题。
Lynn
工作中常常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沟通”,微信确实让我们“随时可以被沟通”。
王恰恰
我们注定逃不开工作对生活的全面入侵,所以有一个能把这一切便利地 mix 在一起的工具也挺好的。
乌云装扮者
王恰恰
嗯嗯
黄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和 Monocle 合作了一些内容,沟通都是通过邮件和线上会议的方式,这样反而大家比较讲求沟通的准确度和效率。
黄四
另外还有一点要吐槽:微信的沟通有时候非常单向度,很多人会很晚发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是因为怕自己第二天忘记。
乌云装扮者
各位是否有自己使用微信办公的方法论?
Lynn
首先,自己设定工作时间,学会适当屏蔽信息,可以设定集中进行信息回复和重要事情沟通处理的时间,并且学会适当拒绝。
Lynn
另外,工作时间尽量使用电脑版微信进行工作,比起手机效率会更高。
黄四
1、尝试工作和生活微信号分开,但难度很大。
黄四
2、每天给自己一个 working hour 的规定,工作时间之外就不再回复工作内容。
黄四
3、重要的 Briefing 和文件还是通过邮件沟通,同时用云盘保存微信端的重要文件。
王恰恰
我在尽量号召同事们使用石墨或者 QQ 给我传文件
氯
关于如何防止工作和生活的边界被消弭,方法网上都有,无非是加强对一切的约束。值得一提的是我并没有这么做。
乌云装扮者
那接下来每个人为读者提个小建议吧
氯
我:规范作息
乌云装扮者
我复议
Lynn
Lynn
我的是:能用文字别用语音,实在不行可以打电话!
黄四
重复一遍:设置自己的 working hour 真的很重要。
王恰恰
我建议大家像我一样关掉消息提醒,(尽量)不要被小红点控制你的人生。
王恰恰
已经被控制死死的了
猫弟
哈哈哈
猫弟
我没有建议,就分享几个最近使用微信的心得可以吗?
乌云装扮者
完全可以,even better!
猫弟
1、在疫情后开始线上办公后意识到,需要沟通时,见面优于视频,视频优于电话,电话优于文字。所以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相对深入沟通时),尽量打语音/视频电话,而不是一来一回地发文字。通话的效率高,相比文字更不容易产生误解。
Lynn
2、有些时间无法及时回复的信息(比如在会议中)会先置顶,然后统一回复。
猫弟
3、也会在需要集中精力处理 1-2 小时工作的时候,关掉微信提醒/或者直接关掉 wifi,提前和同事说接下来有事请到工位上来找我,结束后再统一回复期间未回复的信息。
乌云装扮者
好的,谢谢大家!
乌云装扮者
需要提醒你,这不是一次“产品圆桌讨论会”,参与讨论者也不是有备而来的产品经理,而是一些重度使用者的零碎发言。之所以组织这次讨论,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真实的工作沟通,也遇到了真实的困境——
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微信办公”的概念成立?
❶
很多人在无意识地使用微信
根据腾讯的最新财报,微信全球月活用户数超过了 12 亿,也超过了中国网民总数(这发生在微信身上还是挺合理的),这个体量的微信与上年同比仍然增长 5.4%,相当于增长了三分之一个 B 站。
雷军在 2010 年曾经发微博称:“腾讯已经成就了一代霸业,但强大如罗马帝国如大秦王朝,都有衰落的一天。”问题是,微信会有衰落的那天吗?
反正我现在还看不到。
要聊起微信的强大,只需看看它把多少竞争对手送进了互联网坟墓:Kik、Talkbox、飞信、易信、来往、子弹短信…… 雷军的米聊也在三天前悄悄停止了服务。
微信不仅是一个 IM 软件,也是这个 社会 最主要的沟通工具、最普及的支付方式、渗透最深的信息获取平台、最大众的媒体出版工具。
关于“微信在这十年里定义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重塑了整个商业 社会 ”这件事,已经不需要一个博主过多去做解释。一个有趣的佐证是,刚刚群聊中的“猫弟”在私下交谈中曾提到: “最近已经是无意识使用微信,缺乏思考和批评精神了。”
仔细想想,“无意识使用”不就是对一个产品最大的赞美吗?
❷
微信是个局域网,这很棒,也很糟糕
微信的产品团队是一个极其优雅克制的团队,在发布的十年时间里,它的每一个新功能都无比谨慎。
它的绝大多数主要功能——聊天、朋友圈、通讯录、公众平台,都未曾修改过基本操作逻辑,十年过去,它们看起来甚至比当初还简洁。
你可能要说,但微信始终是我手机里占内存最高的软件呀?
换个角度想想看,一个集沟通、社交、办公、购物、支付、企业服务、阅读、出版、短视频、直播等等功能于一体的巨型软件,还能在你的手机上流畅运行,这正说明它足够简洁。
你可能还会说,为什么它不显示消息已读?为什么它不去掉撤回提示?
好吧,也许这正体现了一个优秀产品团队的素质:不让用户教他做产品。
严格的产品团队,创造了 历史 上最大的“平台级”产品,也创造了无数个“风口”和成功者。从我的领域来讲,微信公众平台创造了“自媒体”的概念,让“创作者”这个群体扩大了百倍千倍。
通过这个平台,许多人改变了命运,从上个时代的博客主、传统媒体人“跳槽”成为创业者,不仅扩大了影响力,还赚了不少钱。新榜刚刚发布了 2020 年微信公众号 500 强 ,你可以点进去看一看,里面的很多账号都是最初那一批受益者。
微信小程序也是一个不错的创业平台。内容创业者不必组建 IT 团队,只需要做个更简单的小程序就行了。在零售电商领域,小程序给了“私域流量”一个新战场;另一个不错的例子是“轻芒”的播客小程序,让那些优质独立播客有了自己的专属品牌展示区。
还有去年发布的微信视频号也一再突破我们的想象:不仅仅是短视频领域的新选手,还是连通内容与服务的前置窗口。
微信带来的创业热潮或许可以比拟互联网的出现、4G 的出现,事实上,考虑到庞大用户数和封杀外链的行为,可以说“微信=中文版局域互联网”。
微信花十年时间精心编织的这个“局域网”,圈住了不少用户,创造了很多工作岗位,事实上也帮助我成立了现在的公司——这一点要感谢它。但我们都要有一点批判精神对不对?
要承认,活在这个巨大的“网”之下,确实有点透不过气了。
❸
社交关系是微信困住你的牢笼
张小龙在最新的微信公开课上又一次打出了“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这个旗号,在今天每一个 APP 都想把你钉死在它的信息墙上的时代,这个产品哲学显得很有禅意。
但很多人不记得他当初的下半句——走了还会回来。
哦?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使用闭环:微信帮助你高效完成了手上的事情,你觉得不错,下次还会再用。
只不过,这样的用完即走在我看来并不是真正的“走”,只是推开窗户透了透气。
事实上,抖音、小红书、微博甚至淘宝都可以从手机上卸载,但微信是万万卸载不了的。你也很清楚这是为什么:微信用社交关系与内容服务所筑起的铜墙铁壁,才是真正剥夺你自由选择权的那颗“钉子”。
更尴尬的是,微信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没有一种是令人完全满意的。大而全的产品有这样的通病,一边封杀、收购更小但更有创造力的产品,另一边因为要适应所有人而创新乏力。
十年了,我们享受着微信带来的便利,但也意识到了使用它的代价。
❹
微信到底毁了什么
最近,我们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每周坐班两天,开会、碰选题和跟踪进度为主,安排本周工作、定好稿件发布日期,其余时间编辑自由选择办公场地。
这个决定不是拍脑袋想出的,我首先得到了合伙人的建议、然后自己也经过了深思熟虑:不坐在办公室,也不妨碍同事之间用微信沟通,是不是?
Emm……
接下来的吐槽环节,不是从一个“老板”的角度出发的,做出弹性工作制的决定,一方面证明我信任同事,另一方面证明同事值得我的信任。只是采用弹性工作制之后,一些在微信上沟通的问题因为使用频次增大而逐渐暴露了出来,在此统一整理。
在我的上一份工作里,回复老板的要求是最重要的事,这既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负责任的体现。在同事之间也是如此,及时 check 邮件,积极响应同事的工作沟通,本质上就是在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
微信作为主要沟通工具时,回复工作消息的优先级没那么高了,很多同事回延迟数小时回复甚至在我催促前都不会回复消息,当然大家会有各自的理由:“没看微信”、“睡觉来着”、“刚出去了”。而这样的借口在一个办公室里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在其他的沟通工具中:Slack、飞书、钉钉、工作邮件等,都有专业的界面和干净的信息流,打开它就是工作的开始,关掉它就是工作的结束,而微信不是一个给人“工作仪式感”的东西,打开它不会给人“开始上班”的感觉。
我的同事大部分是 90 后,非常能熬夜,经常凌晨微信发给我工作消息。作为老板我似乎应该感到欣喜,但首先我也拥有休息时间,其次同事熬夜意味着白天效率变低,这听起来一点也不虚伪——老板应该是最希望员工把工作和生活分开的人。
但是,微信让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完全消失,一方面老板可以 24 小时找到员工,另一方面同事们也意识不到上下班时间,经常半夜来打扰我(或许是由于拖延)。
工作微信群是个伪命题,因为微信群本质上是鼓励人“闲聊”的:群公告、@、指定消息回复,全部在产品中被后置,呈现在你眼前的是“干净”的聊天框,发布一条消息,很快被下一条消息(或成堆的表情包)淹没。
在工作群中发布的重要信息会被无差别地推到几个屏幕之外,其他同事则难以从没有任何格式限制的对话中获取到关键信息:负责人、参与人、DDL……在工作群里,经常感到对方的话没有说完,想追问又在犹豫,这样一来一去,就给各种误会制造空间,既降低了效率,又难以事后追责。
4、微信毁了“认真”
在写工作邮件时,我们会认真反复检查邮件内容,确认无误才会点发送键,在工作邮件中打错一个词就可以被称作“事故”。但在微信对话框里打错一个字是不需要纠正的——能看懂就行。
微信的对话框并不能方便地预览自己的消息,也很难把光标移到错字边上,消息发出后更不支持修改,这一切都在传达一个讯息:
快比正确更重要。
微信的时间线对所有在上面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噩梦,它仅有三个优先级分配系统:最新的、置顶的、免打扰的。而后两者需要你单独设置,它们的开关无法通过右划对话框实现,而是隐藏在聊天详情页面。
但我们要面对的却是形形色色的人,每一个对话框里都进行着不同的沟通,我们无法方便地给不同的对话框设置任务优先级,这让在微信办公的人变成无头苍蝇,陷入“瞎忙”的怪圈。
除非你是个处理碎片信息的大师,不然很难不在微信沟通中感到疲惫。
有时候看不到消息,打不开链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❺
重新学习使用微信
OK,我用了这么长的篇幅告诉了你一个很悲观的现实:微信很糟糕,但你没得选。
所以,我们只能任由微信操控,直到它膨胀成一个邪恶商业帝国,控制人类 社会 ……
想多了!
并不是没得选,而是我们太依赖“本能”去使用微信。
选择不了离开微信,但至少可以选择另一种使用微信的方式。想想看,之所以我们都不能离开它谈工作,还是因为微信的杀手级优势:用户多,而且随时可以联系上。
为了这个优点,我们可以忍受微信的种种弊端,硬着头皮在上面沟通工作。而微信依旧做那个服务于大多数人的 APP,谨慎地添加任何一个功能。
所以,微信毁了我们的工作吗?
虽然说,好的产品应该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但当你选择成为小众用户时,势必都会遭遇两难选择:是放弃还是改变自己。如果仍希望在微信上实现高效办公,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应该去重新学习如何使用微信。
撰文:Andy 设计:Andy